徐言生,教授、教授级高工、高级技师,全国优秀教师,徐言生制冷空调工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省级高职教育教学团队负责人。在从事职教19年里,徐老师通过职教理论系统学习、教学科研协同发展、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并举、师德师风与专业能力并修,实现了从工程师到双师的跨越,从双师到名师的飞越,从名师到大师的超越,最终实现了团队整体的卓越。
职教理论系统学习,加速从工程师到双师的跨越
2003年6月,徐言生老师从企业来到太阳集团tyc4633,从一名高级工程师成为一名高职教师。同所有企业背景的教师一样,到校任教首先面临的是教学关。他深刻认识到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教学能力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为此,他除认真听课、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外,更多的是系统学习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系统学习了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课程。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并借助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他的教学能力迅速提升,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好评。
徐老师作为当时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唯一的一名高级职称教师,一到校就被学校聘为制冷专业负责人。此时,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重要改革时期,作为国家试点专业的负责人,他勇挑高职改革探索实践的重任。为此,他深入企业进行岗位职业能力调研分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调研了美的公司、格兰仕公司等60多家企业,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报告,制订出了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制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于2004年在《中国职业教育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教研论文《制冷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与改革刍议》。
职教理论系统学习,促进了工程实践经验更好的转化为教学能力;专业建设整体管理经历,促进了对高职教学规律系统性认识,为“双师型”名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教学科研协同发展,促进从“双师”到名师的飞越
1.提高双师内涵认识,促进双师水平提升
过去大家普遍认为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加强从学校毕业直接从教的教师(“学校型”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加强从企业过来从教的教师(“企业型”教师)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徐老师认识到这种做法的片面性,认识到由于高职课程整合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学校型”教师也存在专业理论知识广度不够和面临如何把握高职理论“必需、够用”的问题;“企业型”教师在企业从事单一重复性工作较多,同样也存在实践能力的广度不够以及技术持续更新的问题。因此,他认识到自己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有必要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随着高职教师整体双师能力的提升,他提出将双师分为两个层次,即“教学型”双师和“技术型”双师。所谓 “教学型”双师,也即教师实践能力要满足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要求;在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更高标准的双师应该是“技术型”双师,也即教师实践能力除满足教学需要外,还要具有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以及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能力。
通过对双师内涵认识的提高,他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促进自己双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构建教学科研协同发展理论,指导自身具体实践
10多年前,对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普遍认识是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但实际上大多数学校只认识到前者的重要性,或虽然认识到后者的作用,但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徐老师根据自己专业建设实践经历,认识到许多学校对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于是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该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教学为主体,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促进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结合,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科研内容与课程内容的结合以及科研过程与人才培养过程的结合上。为实现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徐老师承接了大量企业研发项目,虽然这些项目的研究内容与课程内容关联度高,但仍然存在一个将技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过程。徐老师也就是在教学资源转化过程中,教学能力及教改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由于科研项目的项目化特征明显,科研过程很难与课程教学直接同步,徐老师根据具体的科研项目情况,对科研工作进行分解,选择部分学生参与。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巩固了专业知识,培养了系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促进了他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同步提升,也支撑了教育教学改革。
3、全面系统实践锻炼,促进技术服务能力融通发展
制冷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制冷空调产品设计、制造、维修等职业岗位群。为满足教学需要和对外技术服务需要,专业构建了覆盖制冷空调产品价值链的产品研发、制造、售后“全流程”的服务体系。以平台为依托,项目为纽带,培养教师技术服务能力。
成立空调维修中心,承接校内外空调维修。徐老师以前在企业的实践经历主要是产品开发方面的,为培养自己的维修技能,他亲自带领学生在校内外进行空调维修服务,在维修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维修能力;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系统性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因为以前扎实的技术研发功底,维修能力特别是解决综合性故障的能力提升很快。
成立产品检测中心,承接企业检测服务。学校与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合作共建制冷产品检测中心,该中心具有国家法定检测资质,开展对外产品检测服务。他自己带领学生在课内外开展检测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也提高自己的产品检测能力。他通过产品检测实践,对产品技术标准有了准确的理解,并通过不断总结企业产品不合格因素,促进了产品技术开发能力提升。
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服务。专业由省科技厅立项成立了广东省热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热泵、空调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他在同企业产学研合作中,实现了自身技术与产业技术、工艺发展同步;通过同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促进了专业理论水平和系统分析能力的提升。
10多年来,徐老师主持、参与纵横向项目30多项,获得专利100多件,获省、厅级科技进步奖10项。
以原有扎实的技术开发实践能力为基础,通过后期真实任务的维修、检测、研发实践,实现了维修、检测、研发能力的融通发展。
4、职教改革实践与研究并举,促进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成果形成
徐老师结合高职教育发展,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以第1作者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4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
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前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表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前提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制冷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与改革刍议》等研究论文,实践成果“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课程建设方面,开展 “理论实践一体型→任务项目驱动型”的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发表《基于行动体系的三级能力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及教学组织实施的实践与探索》等研究论文,实践成果“八个结合,实施基于制冷产品检测工作过程课程的实践探索”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多维整合’建设优质教学资源 ‘产教共享’推动制冷人才培养升级”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探索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发表《政、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制冷专业产学研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等研究论文,实训基地获得2015年省级实训基地称号,实践成果“校企携手共建多类别校内制冷实训基地的实践及成效”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制冷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获全国机械行指委教学成果二等奖。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探索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三个结合”的建设模式。发表《高职教育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的探讨》等研究论文。 教学团队2019年成为广东省教学团队。
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探索在专业建设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发表了《高职教育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引入项目管理技术实施高职人才培养工程的探讨》等研究论文,实践成果“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教学实践进一步上升为教育理论,最终形成高水平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成果。
专业建设发展支撑从名师到大师的超越
制冷专业是2000年教育部首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成为广东省示范性专业;2008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培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被评为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一类品牌专业;2017年成为全国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019年成为国家 “双高计划”专业群核心专业。专业主持了2014年职业教育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主持了2012年版和2018年版全国高职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专业教学改革始终处于全国高职改革的前列,并成为全国高职制冷专业的龙头。正是专业建设发展,支撑了他个人和团队的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专业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他个人在制冷职教领域以及制冷行业得到了高度认可,先后当选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冷空调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制冷学会理事、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理事,形成了在全国高职制冷专业领域的领军地位以及在全国制冷行业的影响力。
专业建设高水平发展,支撑了他从省级教学名师到国家级教学名师,从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实现了从名师到大师的超越。
师德师风与专业能力并修,实现从个体优秀到团队卓越
徐言生老师先后作为制冷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积极探索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强调教师师德师风与专业能力并修,教学团队建设成效显著。教学团队2019年成为省级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实现了从个体优秀到团队卓越。在多年的教学团队建设中,徐老师总结出一套具有高职特色和专业特色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路径。
探索“学、教、管、研四位一体”的教师企业实践培养方式。他指导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单一学习身份,而是学、教、管、研四位一体。首先作为学习者,熟悉产品结构、掌握生产设备与工艺;第二作为培训教师,为企业人员进行理论培训;第三作为带队教师,参与对在企业进行毕业实践的学生的管理与指导;第四作为研发人员,针对产品技术问题,利用学校科研条件,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
以身作则,做好传帮带。他制定了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和学历提升计划、职称晋升计划,组织了专任教师的技师、高级技师培训与鉴定,还指导了一位老师攻读博士学位、一位老师攻读博士后。8位专任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副高以上职称、高级技师技能等级,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教师团队中有3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层次人才。3名年轻的实训老师也在他的指导下,获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级技师技能等级和工程师职称。
探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途径。他提出并探索“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以互利合作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障,以毕业设计、生产实践指导为主要形式”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途径。通过自身对企业技术服务的贡献以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打造了一支由美的、科龙等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30多人的兼职教师队伍,其中1人成为省级优秀兼职教师。
以身作则成为团队的榜样,德技并修引领团队的发展,最终实现了从个体优秀到团队卓越。